油液磨损颗粒监测:电感法与电磁法在磨粒识别中的差异与效能解析

来源:油液金属磨粒传感器厂家 作者:智火柴 时间:2025-05-14 14:57:29 点击:28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磨损颗粒的监测对于判断设备磨损情况、预防故障发生至关重要。电感法和电磁法作为磨粒识别的两种重要检测方法,在原理、特点和应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各自发挥着独特作用。

电感法:基于电感值变化的精准监测

(一)工作原理

电感法基于液体中悬浮颗粒对电感值的影响来检测磨损颗粒浓度。检测系统由电感线圈和电路构成,当电感线圈通以交流电时,会产生高频电磁场。一旦液体中存在导磁性颗粒,这些颗粒就会干扰电磁场,致使电感线圈的电感值改变。这种变化通过电路检测和记录,进而依据颗粒特征判断液体中的磨损颗粒情况。

202505141.png

例如,美国俄亥俄州大学 Li Du 等基于感应库仑计数原理提出的检测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包含多个平行传感通道,每个通道由双层平面线圈和中央横穿的微小流体管组成。润滑油流经时,金属磨粒会引起线圈电感变化,通过对线圈电压信号的欠采样处理,就能快速测量电感变化,实现对金属磨屑的检测。

(二)特点与优势

电感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突出优点。这使得它在检测磨损颗粒时,能够精准地测量磨粒的浓度以及大小。以西安交通大学龚人杰等提出的通过电感量变化检测磨粒的方法为例,他们研制的在线油液磨粒传感器对含有还原铁粉的油液进行测试,精度可达 30μm。王志娟等研制的新型三线圈式滑油磨粒在线监测传感器,采用特定的线圈设计,能够同时检测铁磁性金属颗粒和非铁磁性铜颗粒,且对直径在 100μm 以下的颗粒也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电磁法:无接触检测的高效手段

(一)工作原理

电磁法是一种无接触的磨粒检测方法。当油液中存在导电颗粒时,颗粒会扰动电磁场,进而使接收线圈中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和记录这种电压变化,并结合颗粒的大小、形状、浓度等特征,就可以判断油液中的磨损颗粒情况。

(二)特点与优势

电磁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检测速度快、实时性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研究广泛,成果显著。大连理工大学邱天爽等提出利用电磁感应信号检测油液系统金属磨粒的新方法,采用信号分段处理技术和改进的稳态小波阈值算法,不仅能实时监测磨损颗粒浓度,还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可靠性良好。

电感法与电磁法的区别总结

(一)检测原理差异

电感法主要针对导磁性颗粒,通过颗粒对电感线圈电感值的影响来检测;而电磁法针对导电颗粒,依靠颗粒扰动电磁场导致接收线圈电压变化来检测,适用颗粒类型存在明显区别。

(二)检测特点侧重

电感法以高灵敏度和良好稳定性见长,更注重对磨粒浓度和大小的精准测量;电磁法则突出检测速度和实时性,在快速获取磨粒信息方面表现优异。

基于电磁感应的IFM-3金属磨粒传感器

产品案例:金属磨粒传感器在定辊齿轮箱的部署与效益


如果您需要:油液金属磨粒传感器,请联系我们。智火柴,国内知名油液监测系统提供商!

咨询电话:0755-8999 8086

Copyright © 2015-2024 智火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96323号